简政放权承诺将提前3年兑现

2014-10-26 15:35:59BY:guoyan
【字体: 打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所做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3年的工作,他谈到:“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去年3月,李克强上任后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古人说,“言必信,行必果”。在随后的一年中,从2013到2014年,他主导的行政审批改革既是释放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的抓手,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契机。

尤其这一届政府开启了简政放权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一方面,加上2014年最近一次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他已经用五分之一的任期,完成了五分之四的简政放权承诺。另一方面,国务院各部门开始向审批事项的“负面清单”管理方向迈进,恪守政府“法无授权即禁止”,继而让市场“法无禁止即自由”。这是釜底抽薪式的改革,逐渐从根本上划清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装回市场的身上。

当然,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全体,这样的改革并不会太轻松,简政放权要想真正落到实处还是任重道远。最近,一些民主党派的政协提案中也发现: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正被权力部门下属的中介机构“截流”,甚至一些地方和部门将审批权下放给下属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环节多、耗时长、费用高、手续繁琐、往返普遍”这些行政审批的痼疾尚未根本缓解,很多企业还没能享受到这些改革带来的实效。

这些现象与问题,中央政府也已经注意到,诚如李克强在报告中所言:“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在2014年的工作部署中,李克强再次承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他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OO项以上。”这就意味着他将5年任期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任务提前3年实现——去年的416项加今年的200项大大超过了最初承诺改革的1700多项的三分之一。

当然,过去的改革任务已经逐渐完成,并不意味着前路就会平坦。改革方案无论多么完美,都必须依赖良好的执行,总理的承诺不容许落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中南海的改革声音贯彻到中国每一个角落,各部门和各地方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从“数量放权”到“质量放权”,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每一步改革都应该符合中央的要求、回应人民的关切,用扎实的行政审批改革,带动和释放全社会的发展活力,为中国更长时期的稳定繁荣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