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以稳中求进巩固经济趋稳向好基本面

2017-01-09 18:08:14BY:guoyan
【字体: 打印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将之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复杂局面下驾驭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创新。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识“稳”的方向和重点,把握“进”的领域和任务,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是巩固经济趋稳向好基本面、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基本要求。

充分认识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意义

明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还将召开党的十九大。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于应对复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稳中求进才能从容不迫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增大。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内外政策将会调整,德、法等主要国家进入大选周期,加之难民事件和英国脱欧的后续发酵,增大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利率调整的外溢效应将继续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多年的低利率如果出现逆向调整还可能引发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从国内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服务业占比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由降转稳的条件逐步具备。但也应看到,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中低端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从容不迫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定经济运行大局,稳定市场主体预期,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促进经济筑底企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稳中求进才能持之以恒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速换挡过程中实现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将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调整阶段,目前仍处在深度调整中,短期内难以摆脱低增长困境。我国经济在经过多年快速增长后,主要经济变量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投资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消费和服务业的贡献提高。新动力加快成长,但规模总体偏小,旧动力“唱主角”的格局尚未改变,新旧动力接续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阶段,工作重心要从拼速度转向提质量、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要转变急于求成的思想观念和操之过急的工作方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稳中求进才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这主要表现为供需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向高端化、个性化、服务化升级趋势,形成无效供给过多和有效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局面。与此同时,在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资金“脱实向虚”,大量涌入房地产领域,或者在金融领域内循环,增大了资产泡沫和风险隐患。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性问题,因而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找出路、想办法,通过深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增强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新平衡。这既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耐心和耐力。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坚决避免简单使用行政手段或做表面文章,真正达到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适应性的目的。

“稳”的重点:稳政策、稳环境、稳预期、守底线

稳中求进,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只有稳,才能更好地进。稳的重点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运行环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做好社会托底工作。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是稳定经济运行环境和市场主体预期的重要条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避免大的波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控金融风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这就需要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继续落实和完善营改增等政策,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并加大对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供应量,既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又避免杠杆率过快上升。特别是注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保持经济运行环境稳定。在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期,主要经济变量关系将继续调整变化,这些变化会折射到房市、股市、债市、汇市,市场波动性有可能增大并相互传导。因而,应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疏堵结合,把握好力度、节奏,在保持经济和金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应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和改进监管能力,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避免风险积累和扩散,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人民币汇率方面,面对外部环境的明显变化,应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有效稳定市场预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主体对政策信号更加敏感,管理市场预期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增强预期管理能力更加紧迫,管理预期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能否稳定预期,取决于宏观政策稳定性,因而要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同市场主体的沟通。能否稳定预期,还取决于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因而要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加强产权保护,维护法治环境,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部分社会群体会受到影响。比如,去产能会涉及一些职工转岗下岗,一些群体收入增长会放慢。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深入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全力做好就业托底工作,拓宽去产能职工多元化安置渠道;扎实做好社保托底工作,通过财政政策工具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扶持,织牢社会安全网。

“进”的任务: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在稳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进”主要体现在“三去一降一补”要有实质性进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关键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振兴实体经济要有新举措,创新驱动发展要开创新局面。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提振了市场预期和信心,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工业品价格在连续54个月负增长后由负转正,工业企业利润状况持续改善,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改善,政府和企业的理念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仍不平衡,还面临许多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明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三去一降一补”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增强契合度和协同性,努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去产能要与建立过剩产能市场化出清机制结合起来。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以处置“僵尸企业”为突破口,通过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盘活沉淀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各种资源。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

去库存要以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为重点。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通过推进人的城镇化减少房地产库存,继续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农业转移人口购买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在人口净流出地区,要控制房地产用地供应量。

去杠杆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推进资产重组和债务处置,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更多发挥国家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作用,建立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设立快速清算通道,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同时,分阶段有序控制总杠杆率,先控制杠杆率增速,再稳定杠杆率水平并优化杠杆结构,最后达到降低总杠杆率的目的。

降成本要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在降低显性门槛后进一步消除隐性障碍,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放开中介服务市场,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和服务收费,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建立新型激励机制,强化对干部的有效激励,提高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效率。

补短板重在补软短板和制度性短板。随着基础设施等硬件明显改善,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征信体系、市场监管和服务等软件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明显强化,这就迫切要求补齐软短板和制度性短板。与此同时,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脱贫攻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需要加快推进。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投资结构,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增加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的投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库存压力不断增大;但是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种植结构调整滞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势在必行。要加快农业供给结构调整,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继续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通过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提质增效,多措并举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强国富民的根基,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所在。近年来,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加之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传统产业盈利水平下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降低,出现了资金“脱实向虚”现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做实实体经济,就要壮大实体经济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做优实体经济,就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增加高品质产品供给。做强实体经济,就要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从加工组装向以研发为基础的制造转型。发展实体经济既要发挥大企业的骨干作用,又要发挥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的作用,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要素配置条件,为中小微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战略性展开,取得重大进展。下一步,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深入推进“四梁八柱”性改革。一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型,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二是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有恒产者有恒心。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要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让市场主体形成良好预期,增强企业家信心。三是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序推动民营银行发展。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

开创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减弱,迫切要求将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核心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基因技术、智能机器人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发展,建立在这些新技术基础上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不断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带来新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又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要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等新动力,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又要着力在传统产业引入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形成新旧动力有序接续、协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