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及实现路径

2015-07-30 21:20:59BY:guoyan
【字体: 打印

如何认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从2012年开始,增速下降到7%~8%之间,明显下了一个台阶。关于这次增长速度的回落,大家已经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这不仅是国内国际短期因素冲击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结果。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不再具备过去高速增长的基本面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论述了新常态的九个方面特征,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对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之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到底如何,各界的看法不完全一致。大多数人或者说主流的看法,还是认为我们具有中高速增长的潜力,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包括相对比较乐观和相对比较悲观的看法。据我的观察,随着2014年到2015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回落,最近悲观看法的声音有所增强,有的甚至认为“十三五”末期经济增速会下降到5%左右。

增长潜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下一步宏观经济走势以及制定正确的政策非常重要,因此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看法是,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仍然具有中高速增长的潜力,这个中高速增长潜力在6%~8%。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对国际经验的研究,二是对中国所在发展阶段的判断,三是对现实情况下所具有增长潜力的重要因素的分析。

第一方面,关于国际经验。从国际范围来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的经济增长实际上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技术前沿国家的增长,比如当今的美国、过去的英国,它们的增长主要是靠技术进步。虽然在技术有大突破的情况下会取得相对高的增长,但长期来讲,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人口的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两者加起来,一般不会超过2%~4%的增长速度。根据对美国经验的长期研究,其在180年中的经济增长大都在2%~4%,有时候会低于2%。

另一类形态是后发国家的追赶式增长。这样的国家具有后发优势,一旦内外各方面的条件比较成熟,内部的体制、政策、战略等比较适应,就会实现非常快的增长。我们把它叫做压缩式增长,或者说高速增长,特别是在二战之后非常普遍。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我们国家都是属于典型的追赶式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没有这样的潜力,核心的问题取决于后发优势是不是存在。当然,在存在后发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多高的增长,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7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5-b.w4011-2880254205.38.Kp1KB7&id=45214340480&rn=098e1ec4725729467fef147f615598f4&abbucket=10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