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失败

2014-07-01 14:19:47BY:guoyan
【字体: 打印

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47岁的江西人王安石应诏,从江宁知府任上前往北宋帝都开封。翌年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再翌年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由此开启了一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岁月。

王安石变法历时凡十六载,规模、范围和力度可谓空前绝后,却以失败告终。这次变法不仅在当时招致反对派的激烈抵制,后世也一直对其争论无休、毁誉不一。九百多年来,文人学者们不知为此打过多少笔墨官司。变法路线图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或“熙丰变法”。严格地讲,后两种叫法更确切。“熙宁”是宋神宗赵顼的第一个年号,“元丰”是其第二个年号。自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至元丰八年(1085年)赵顼驾崩,变法贯穿于神宗在位之始终。可以说,没有神宗的亲手掌控和鼎力支持,就没有王安石变法的强力推进。后期,神宗对变法产生了犹疑和动摇,王安石经过两次罢相后隐退金陵,但他的变法路线总体上仍得以继续执行。

古今中外的任何改革,大抵都是基于困局与危机的逼迫。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北宋立国已逾百年,朝廷的处境可以归结为四个字:人多,钱少。一方面,由于北宋为集中皇权而不断增设官职、分解事权,并实行恩荫制(中高级官僚可推荐亲属入仕),官吏队伍连年持续膨胀,内外官人数在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即已达一万多人,到仁宗皇佑年间(1049~1053年)更是激增至两万多人,“十倍于国初”;另一方面,为了对外抵御辽和西夏的侵扰、对内防范军阀割据和农民暴动,加之严重的土地兼并迫使大量失地流民投身军旅,北宋的军队数量急速扩充,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已达125万之众,超过西夏全国的人口,战斗力却羸弱不堪。冗官、冗兵,自然导致了冗费。而地主富豪隐瞒土地逃避税负,又造成财政收入锐减,政府陷于入不敷出的窘况。史料显示,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也就是神宗即位前两年,宋王朝的财政赤字接近1600万贯,相当于北宋初期一年的收入。用神宗登基之后三司使(财政部长)韩绛向他报告的话说,“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于是,通过发展生产、生财理财,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成为王安石倡导的变法方略。他先后向仁宗和神宗皇帝上书,力陈己见:“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王安石变法在立意上直面时弊,在态度上坚定无畏,在气势上轰轰烈烈。“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句曾被温家宝在2008年总理记者会上引用的名言,正是王安石改革信念和决心的宣示。综观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及推行过程,的确践行了这“三不”。在他执政的八年中(熙宁二年至熙宁九年,1069~1076年),密集实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亦称募役法)、市易法、免行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裁兵法、置将法(亦称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太学三舍法、贡举法等若干新法。从这些新法的改革对象和涉及领域看,既包括对国家、地主、商人、农民之间关系的调整,也包括对军队体系的整顿,还包括对教育、科举制度的改造,几乎涵盖了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其中,以财税改革、金融改革为手段,限制豪强兼并和大商贾、高利贷者的利益,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管理和对财政的控制能力,是变法最核心的内容。(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4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5.w4011-2880254205.32.8jsiqB&id=36145514862&rn=cabcd767b99307a435012df675f59e65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