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初见端倪

2014-10-26 15:12:35BY:guoyan
【字体: 打印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

国际上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有两个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美国经济学家里夫金,在其专著《第三次工业革命》(2011年9月出版)中认为,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均是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的结合,进而引发重大的经济转型。19世纪蒸汽机的使用,导致了报刊、杂志、书籍等通信手段及相关产业的大量出现,提高了公众的受教育程度,使人类能够对以煤炭为能源的蒸汽机以及工厂进行系统管理和操作,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出现的电话、无线电通讯和电视等通信技术,催生了全新的信息网络,与燃油内燃机的结合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石油经济和汽车时代。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使全球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以化石燃料及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日薄西山,无法再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以新能源与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

二是麦基里在《经济学人》(2012年4月21日)杂志上发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他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革命,发生在18世纪后期英国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了作坊式的手工制作,典型行业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开创了规模化生产的时代,典型案例是福特汽车的大规模流水生产线。当前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制造,新软件、新工艺、机器人和网络服务正在逐步普及,大量个性化生产、分散式就近生产将成为重要特征,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将终结。

对上述论点,国内外均有不同认识,分歧点既有对工业革命划分的不同(如有人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有人认为是第六次科技革命),也有对其程度和影响的不同看法。但由于上述观点契合了当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能源短缺、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实体经济萎缩等实际问题,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甚至是部分决策者的认同。例如,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塔尼亚明确表示,欧洲需要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们认为,上述论点的趋势性判断,与国内近一段时间对全球正孕育着以新兴技术和产业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判断一致,是对已有现象的归纳和提升。应该说,当前出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端倪,但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逐步深刻的影响,对其认识也是一个动态深化的过程。但由于其蕴含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将有可能对不同国家的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对此应给以高度重视和动态跟踪。

目前,还很难对已产生的影响做出准确分析,欧洲部分国家出现制造业比例相对提升的短期现象,部分原因与金融等服务业出现问题有关,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方能做出趋势性判断。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势头更加明显,有可能是趋势性的,但当前造成美国制造业出现复苏苗头的主要原因还是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成本差距相对缩小、低价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低成本物流等因素有关,如果再叠加上数字化制造、新兴产业等技术因素,将加速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1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5.w4011-2880254205.29.4xV1u2&id=19114135453&rn=e9a6feddbae6148ab24c5cdbeaad1df9购买正版图书)